04
相关资讯
叛逆孩子背后的情感需求
1、很多家长在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,非常容易动怒,对孩子说一些批评的话,甚是会动手打孩子,做对孩子的管教没有一点用,反而容易让孩子养成叛逆的心理,跟家长对着干。其实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家长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保持温和的脾气,孩子才能听进去家长说的话,要判断孩子的行为到底有没有错,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错怪了娃,会让孩子内心很失落。
2、自尊心是孩子奋发向上的源泉,家长一定要以诚恳的态度,恰当的方法与孩子沟通,尊重并倾听孩子的意见,以满足孩子自尊心的要求。切忌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邻居或亲戚孩子的长处相比。比如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理想中分数,家长就会很愤怒:“你看看人家张某某,那孩子多有出息,人家原来学习成绩在你后面,现在把你给超了,平时说你,你也不听,你就是不努力,才叫人家超了,真丢人,你太让我失望了。”
3、厌学、逃学,甚至离家出走,寻找“安静的乐土”。受社会上一些“读书无用论”和本科生找不到工作等负面信息的影响,一些学困生,课堂上听不懂、课下又不愿意主动学习,再加上老师的冷漠和忽视,以及家长的简单粗暴,导致他们更加厌学,旷课、逃课,寻找逃避场所,便成了学困生的家常便饭。
4、找到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之后就可以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。比如逃避型的孩子家长应该改变教育方式等。除此之外,家长还要尊重孩子。有的家长在孩子不见的时候非常着急,一旦找到孩子就会一顿打骂,导致孩子心理会更加叛逆。觉得反正回来你们也不会关心我,还不如在外面自由。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尊重孩子,好好沟通,解开孩子心结。
5、初中生经常会违背家长和老师的意愿,甚至故意违反规定。比如说,他们可能会偷偷玩手机、聊天、看电视等,而不顾家长和老师的禁止。他们也可能会试图挑战权威,以显示自己的独立性。这些行为常常会导致他们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。